close

如果說,理智/頭腦是未知→已知;

那麼,感性/情感就是已知→未知?

談感情的目的是:在另一人身上看到自己

追求事業、金錢,則是透過自己以外的事物,證明自己

但追求物質其實也是在追求一種心理層次的滿足感,本質上還是追求無形的、感受性的東西,

只是透過物質的外在包裝,「看起來」能夠真實地看的到、可以拿在手中罷了

 

靈魂是意識,從這個點出發,所有的追求都是無形的追求,

就算是有形態的紙鈔、房子、車子、妻子、小孩,

其實去掉表象,令我們滿足地一直都是內在的感受

內在感受不好,擁有再多物質的東西,內心依舊匱乏空洞

所以佛家講求隨緣,緣起性空,自在自然。

7e11696940087.560afda8ed959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u800707 的頭像
    wu800707

    無形無相

    wu8007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